IDC资讯

质量为本、客户为根、勇于拼搏、务实创新

< 返回IDC资讯列表

超融合基础架构技术

发布时间:2023-01-31 10:10:59

超融合基础架构技术

超融会基础架构(HyperConvergedInfrastructure,简称“超融会”、“HCI”)是逾越传统IT架构的瓶颈和障碍、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重要武器。超融会将计算、存储、网络、安全等IT资源全部融会到通用x86服务器中,通过网络连接和散布式架构实现模块化的横向扩大(ScaleOut);统一的管理平台消除IT资源的管理割裂,提升存储和扩大性能的同时大幅下降运营复杂度。

超融会架构依赖的技术包括:散布式存储、计算虚拟化、存储介质、万兆网络等,未来超融会的发展将依托的关键技术如容器和容器编排、IB网络、RDMA(远程直接内存访问)、CDP(延续数据保护技术)、NFV(安全虚拟化等)、GPU虚拟化等。

超融会架构关键特性

超融会完全的一体化能力能够很好地支持主流数据中心的建设。不同于传统架构的以计算或数据为中心,超融会实现了软硬件解耦和资源的整合,在利旧、扩容方面更有优势,节俭本钱、简化部署运维。由于其IO性能、兼容性、虚拟化能力、价格等优势,超融会可作为云、数据中心的最小独立单元,横向构建企业云(私有云、分支云、边沿等);向上支持数据库及企业级利用。未来,超融会的使用处景将面向混合云,成为多云的关键。同时,超融会的特性天生契合边沿计算场景的需要,其统一管理能力助力云边协同。

软件定义、通用硬件、线性扩大和统一管理是超融会架构的四个关键特性:

1)软件定义。融会计算、存储、网络、安全,打破以往的软硬件强耦合绑定,以软件定义的方式灵活、最大化资源利用,实现最优性能,辨认利用特性提升存储负载,拉近平台与利用的距离。

2)通用硬件。兼容通用x86服务器,便于装备利旧、平滑过渡和弹性扩容升级,大大下降数据中心建设和扩充本钱。

3)线性扩大。软件定义散布式存储、存储空间和性能横向线性扩大,突破传统架构中单一节点的存储性能瓶颈,允许在线扩容,实现数据自动负载均衡。

4)统一管理。将计算、存储、网络、安全等数据中心资源融会统一平台管理,提升IT运维管理效力,提高资源聚集度、利用率,实现IT运维的全局可视化、平台化、集中化、一致化。

上一篇:SDWAN NAT 策略
下一篇:SDN技术利与弊
X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muhuanidc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